百度被黑事件的相关案例
(一) 2000年8月31日 新浪网曾“被黑”;
(二) 2006年9月12日,百度遭黑客攻击,导致百度搜索服务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近30分钟的故障,在对百度服务器执行“Ping”命令时发现域名丢包率达到100%;
(三) 2008年12月2日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官方网站CCTV的音乐频道被一名自称“小波”的黑客侵入并修改了页面,并留下挑衅的字语。
(四) 2009年8月,Twitter和社交网站Facebook分别遭遇黑客攻击,致使Twitter服务瘫痪,而Facebook也严重受创,服务速度大为减慢;
(五) 2009年5月,美国网络搜索引擎巨头谷歌遭遇黑客攻击,其阿尔及利亚、波多黎各和摩洛哥、乌干达等地的域名主页均发生过被黑客劫持的情况;
(六)2011年7月6日下午16点百度再次出现大面积不能访问,据报道是前端服务器原因造成
专家观点
对此重大突发性事件,长期关注搜索引擎与网络营销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搜索引擎分析师卜梓琴给出以下评论与独家观点(欢迎新闻媒体与各界人士引用或讨论):
(1)暴露了国内互联网企业安全隐患。“百度被黑”事件本身暴露了我国互联网企业诸多问题,不仅是事先安全防范意识和监控措施,还有在出现突发性故障后的应急反应机制方面,所以互联网企业需自身提高技术创新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技术监管与防范,设置预警方案,比如技术处理方案、设置备用域名、公关关系处理方案等;
(2) 互联网域名服务器安全性未受到应有重视。此次攻击黑客利用了DNS记录篡改的方式。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域名的DNS管理服务器安全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提醒称,绝大多数域名都存在类似安全风险,使得DNS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 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一个核心节点,是网民上网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短时间内,而百度作为中国搜索引擎的“旗舰”,被破坏后的替代品竟是谷歌,国内其他搜索引擎有道等没有扮演谷歌的角色。
(4) 互联网产业网络安全亟待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战场是未来各国必争之地,未来的“网络战争”也很有可能打响。互联网产业直接影响该国的社会和经济等诸多领域,甚至造成大面积的行业瘫痪,这影响不亚于国家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被人牵制、乃至控制。
(5) 即使企业网站安全级别很高,技术精良,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调整、巩固和加强互联网结构。
(6) 从该事件引发的种种“连锁反应”,也从侧面反映了搜索引擎作为用户使用全球互联网的一“节点”的重要地位。而百度,无疑已深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与网友的生活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商务、休闲的每一个环节。
(7) 因为百度庞大的用户群体、市场占有率等因素以及媒体关注度,使他具有很高的媒体关注度,若加之百度运作合理,‘百度被黑’极有可能成为“2010十大网络事件”,若百度运作得到,力挽狂澜,还有可能成为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8)面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错综复杂,部分极端分子通过攻击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网站的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影响力、开展政治宣传、甚至向异己示威并进行要挟,其影响力效果,甚至可能不亚于制造一个类似911的事件。
(9)由于目前我国没有DNS根服务器(全世界13台DNS根服务器均设在美国),我国的DNS请求实际上由一台台镜像服务器负责处理,镜像服务器分布于世界各地,由国家专属机构负责维护。
(10)众所周知,国际互联网技术和游戏规则都是美国人制定和把控的,我们没有核心技术。与2009年5月30日轰动一时的“微软封杀五国MSN服务事件”道理如出一辙,这次“百度事件”再次提醒并鞭策我们:落后与被动只能处处挨打,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仅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与监管力度,还是牢牢把握互联网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争取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加强信息安全,也才能使得我们的互联网产业是真正自主可控,也才能长期稳定、持续与健康发展的。
日政府网站遭网络攻击,或为亲俄派黑客组织发动,具体真实情况如何?
个人认为,应该是选择加强防御系统,可以请一些专门的程序员或者是那些顶尖的人才去开发。
应该加强危机管理
鉴于日本警察厅、自卫队、外交部和其他机构的网站不断遭到黑客攻击,日本政府于2005年4月成立了信息安全中心办公室,以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机管理,事实上,日本政府网站已经遭到黑客攻击,这表明该网站的安全性不是很高,作为一个国家的网络系统,它必须具有特别高的安全级别,并且不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在受到政府网站攻击后,我们必须注意,不要忽视这件事。
网络信息的维护的可靠性
毕竟,网络信息的维护是一个需要全民维护的政府网络,攻击意味着你的安全系数不太高,也就是说,一旦打破,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政府网站的安全性应该加强,特别是网络的监管应该随时改进,这一点不能忘记,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一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当前的网络形势下,我们应该关注我们使用的网络设备和软件的最新信息,并及时对网络设备应用最新补丁,以减少被网络攻击的可能性。
有许多类似相关的案例
其次,还有类似相关的案例,日本国内媒体报道,这600个组织包括著名酒店、各种公司、医院和各种政府机构,攻击者利用此漏洞成功地从上述组织获取了登录验证信息,如登录ID和密码,获取此信息后,攻击者将继续使用登录信息登录相关组织的内部网络系统,这样我们可以轻松地从组织获取敏感信息,从内部系统获取客户信息和其他重要数据。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给这些组织带来巨大损失。
十大终极黑客入侵事件,造成信息被盗,你了解多少?
作为大家都熟悉却又不了解的黑客,在互联网发展的多年历史上一直扮演着臭名昭著的形象,对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里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网络上十大终极黑客入侵事件,排名不分先后。
一、CIH病毒
十大终极黑客入侵事件第一个就是CIH病毒。CIH病毒是中国台湾省一名叫做陈盈豪的大学生所编写的,一开始的时候随着两大盗版集团的光盘在西方地区广泛传播,随着internet漫延到世界各地之中,对于当时win95/98系统相结合,轻则电脑硬盘会被垃圾数据所覆盖,严重的甚至是会破坏BIOS系统,使电脑无法启动。
二、雅虎30亿用户信息被盗
雅虎的母公司剧透威瑞森自从2013年开始就受到了黑客的袭击,如今累计已经损失高达30亿的用户数据,对雅虎的企业安全和民众之间的信誉都是非常有破坏性的,当然这个消失是否是真的,有待考量。
三、熊猫烧香病毒
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病毒了,由李俊编写,2007年开始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这款病毒有着自动传播、自动感染硬盘和强大破坏力的病毒,并且还会删除系统的备份文件,所有的.exe可执行文件都会变成熊猫烧香的标志,这也是在我国破获的首例计算机病毒的大案件。
四、索尼影视遭受袭击
可能是超朝鲜有关的黑客为了让索尼影业取消发行,对索尼影业发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导致索尼影业的数据以及企业机密曝光,甚至是电脑出现故障,邮件持续冻结等,因此,索尼影业公司的联合董事长艾米·帕斯卡(Amy Pascal)已经辞职。
五、欧洲二十国峰会入侵
在2013年12月,一名黑客利用钓鱼的方式将恶意的软件植入到了欧洲二十国峰会的电脑之中,黑客从其中窃取了很多提议。
六、西方400万政府雇员资料被窃
西方政府于2017年遇到了史上最大的黑客袭击事件,400万的联邦现任雇员和前任雇员的资料被窃取。
七、黑客用10万电脑攻击Spamhaus
2012年3月,欧洲的反垃圾邮件阻止Spamhaus早遇到了史上最强大的网络攻击,在攻击之中,黑客使用了近十万台服务器,最高带宽高达300GB没秒,使得整个欧洲区的网速都因此而大幅度缓慢。
八、Hertland1.3亿张信用卡信息被盗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信用卡盗刷事件,在此过程中,黑客从支付巨头Heartland盗取了超过1.3亿张信用卡的卡号和账户信息,并且在此次的事件发生之后,Heartland以及一些其他的信用卡公司支付了大量美元的相关赔款。
九、Conficker蠕虫感染千万电脑
这是史上袭击最广的病毒感染时间,漫延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数千万的个人电脑,其中以英国政府使用的电脑受到的冲击最为眼中,并且Conficker蠕虫感染电脑之后,会通过共用网络,进行传播,还可以使得所有的安全软件瘫痪,并且下载垃圾文件堆积电脑硬盘。
十、震网病毒破坏离心机
这是最新的病毒之一,可用于最新的电子战争之中的一种武器。可以通过感染电脑,造成电脑操控机器的损毁,主要是为了破坏伊朗的核试验进行,在这次的事件之中,伊朗4000台多离心机,损毁了超过五分之一,目前在全球的网络之中任然存在潜伏。
2021勒索病毒大盘点
2021年,新冠肺炎仍然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各行业除了应对疫情的持续冲击外,还面临着一种形态多样、高频化的“流行病”-- 勒索病毒 。它们加密并窃取数据,甚至威胁破坏或泄漏数据,以此胁迫受害者缴纳高昂赎金,获得“暴利”。勒索病毒为何有这么大的能量,让所有行业“谈虎色变”?面对勒索病毒,难道只能“躺平”?接下来,我们就来盘一盘。
从1989年出现世界上第一个已知的勒索病毒“AIDS Trojan”,到2006年中国大陆出现首个勒索软件“Redplus”,全球范围内一直都在遭受着勒索攻击。尤其是近年来勒索攻击形势更加严峻,国际知名企业被勒索病毒攻击的事件层出不穷,并且赎金持续刷新记录。勒索病毒俨然成为了全球网络安全面临的头号威胁,那么,勒索病毒主要有哪几类?
以RSA、AES等多种加密算法对用户文件进行加密,并以此索要赎金。该类勒索病毒已经成为当前勒索病毒的主要类型,以WannaCry为代表。今年WannaCry再度复苏,最常被攻击的主要是 政府、军方单位,其次为制造业、银行、金融与医疗系统。
通常采用多种加密算法加密用户数据,但在勒索环节,攻击者通过甄别和窃取用户重要数据,以公开重要数据胁迫用户支付勒索赎金。2021年3月,知名电脑制造商宏碁遭遇REvil勒索软件威胁攻击,攻击者索要5000万美元赎金(约3.3亿人民币),否则就公开被窃取和加密的数据。2021年5月,FBI称Conti勒索软件袭击了16个美国健康和紧急服务机构,影响了超过400个全球组织。
通过各类加密算法对系统磁盘主引导记录、卷引导记录等进行加密,阻止用户访问磁盘,影响用户设备的正常启动和使用,并向用户勒索赎金,甚至对全部磁盘数据进行加密。以2016年首次发现的Petya勒索病毒为代表。
全屏锁定用户设备的屏幕,并显示包含勒索信息的图像、文字,或伪装成系统出现蓝屏错误,直接导致用户无法登陆和使用设备(系统组件同时会被禁用),进而勒索用户支付赎金。该类勒索攻击还存在于移动端。比如2017年发现的Leatherlocker。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2021年全套网络安全资料包及最新面试题
(渗透工具,环境搭建、HTML,PHP,MySQL基础学习,信息收集,SQL注入,XSS,CSRF,暴力破解等等)
通过对近年来勒索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到勒索软件不仅从“加密数据”演化到“三重勒索”、从“散装攻击”演化到“定向攻击”,还对特定的行业、地域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勒索病毒攻击的目标从个人用户转向支付赎金能力更高,对数据依赖性更强的政企用户。比如高校由于大量设备疏于安全加固和漏洞修复,受WannaCry感染严重。能源、医疗等承载重要数据资源的行业由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高,也成为勒索病毒攻击的“高价值”目标。另外,重要政府部门/机构、军队单位以及关系民生的关基设施与工控系统面临的攻击风险也在加剧。
经济利益驱动运作模式升级,初步形成勒索病毒黑产链条。近些年较为活跃的提供勒索即服务RaaS (Ransomware-as-a-service)平台服务的家族DopplePaymer、Egregor、Netwalker、REvil/Sodinokibi、DarkSide、Ryuk,以及今年7月首次出现的BlackMatter,都具有较高的威胁能力。
2021年7月,黑客发起了一场全球勒索软件攻击,共袭击了超过1000多家公司,并迫使瑞典最大连锁超市之一的Coop关闭了数百家门店。在这场似乎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供应链黑客攻击事件中,黑客将目标锁定在了IT管理软件供应商Kaseya上,并且再次揭示出勒索软件即服务(RaaS)大流行的趋势正在蔓延。
2021年7月,LockFile利用Exchange服务器的ProxyShell漏洞入侵企业内部网络,已经攻击了至少10个组织或企业,其攻击目标主要为美国和亚洲。
由于勒索病毒加密信息难以恢复、攻击来源难以溯源,一旦遭遇勒索攻击,不仅会带来赎金损失、停产损失、赔偿和罚款以及数据重新上线费用等直接损失,还包括可能因为停产或服务中断带来的社会损失。比如赎金损失,据Censuswide的调研报告显示,在遭遇勒索攻击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会选择支付赎金。但是,
2021年3月,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CAN Financial遭到黑客组织Phoenix的勒索软件攻击,约15000台设备被加密,不计其数的客户资料受到泄漏的风险。CNA Financial在试图恢复文件无果之后,开始与攻击者谈判,黑客最初索要 6,000 万美元,谈判后向黑客支付了 4,000 万美元,创下了历史上最高的已支付赎金金额的记录。
2021年5月,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的管道运输商Colonial Pipeline遭到“Darkside”黑客组织的勒索病毒攻击,美国东部沿海的燃油网络陷入瘫痪。同月,美国东部17个州和首都所在的华盛顿特区进入紧急状态。
图源网络
2021年,LockBit升级为2.0版本,加密数据的速度能达到373MB/s,在不到20分钟内便可以从受感染设备上盗取并加密100GB的数据,是普通勒索病毒加密速度的3倍以上。8月,全球IT咨询巨头埃森哲遭受来自LockBit团伙的攻击,LockBit勒索团队声称窃取了超过6TB的数据,并勒索5000万美元(约3.2亿人民币)赎金。
优步Uber承认遭遇黑客攻击,目前受损程度调查进展如何?
根据初步调查了解,黑客疑似通过一位Uber员工的账户进入内网,访问了多个平台高等级特权的安全账户,并且获取了Uber数据库和源代码,导致多个Uber关键系统被入侵,黑客甚至在数据关闭前还下载了所有漏洞报告,这对于该公司的确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危机,此事发生之后官方也第一时间关闭了所有的程序,暂无证据表明敏感用户数据泄露,详细内容还处于调查阶段,具体怎么回事我们暂时也不是很了解,这不是Uber首次遭遇黑客攻击,看来Uber的确应该重新审视公司的内部安全系统,以免用户的信息遭遇泄露。
优步Uber承认遭遇黑客攻击,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看到这个消息后,很多用户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表示非常担忧,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会被泄露,这已经严重侵犯到用户的个人饮食,对于Uber来说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大家也很想知道目前受损程度调查进展如何,公司的内部员工回应此事正在调查该事件,没有证据表明其平台存在固有的漏洞。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黑客是通过Uber员工的账户进入内网,从而入侵了公司的内部系统,黑客还公然给员工发布入侵公司内部系统的通知,可见对方根本就不担心被人发现,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于自己的太过自信,所以根本不担心会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这就是当地警方所掌握的信息,相关受损程度也还在进一步进行核实,如今没有证据表明敏感用户数据泄露就已经最好的消息,这一时半会想要追查到黑客的下落估计很难,一切还是等官方的公布的数据为准。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