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突然收到不知名快递,拆开竟是几叠冥币,网购个人信息为何被泄漏?
杭州女子突然收到不知名快递,拆开竟是几叠冥币,网购个人信息被泄漏的原因就是快递袋上面有个人信息,会被有心人看到。
在现在这个社会,其实我们都知道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便利,特别是网购已经成为了生活中非常普及的一个购物方式,大家都已经学会如何在网络上去购买东西,但是其实这也是存在一些隐患的,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在网络上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都填报上去,所以有一些不法商家可能就会把我们的个人信息露出去,这对于我们的命安全以及一些日常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杭州有一个女子在家中就突然收到了几个不知名的快递,然后她把快递打开之后发现里面竟是几叠冥币,主要就是因为她给了商家差评之后,商家就把她的个人信息泄露了,最后就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网购导致我们个人信息被泄露,主要就是因为商家的原因,没有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随意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就泄露给他人,导致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以这样的行为其实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应该严格的保护大家的个人隐私权的,所以正常网购通过正常的渠道,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完全没有办法被泄露的,一旦出现被泄露的情况,那么就是商家的行为出现了漏洞。
我们要知道在生活中商家去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件事情其实还是非常的少见的,因为很多商家他们都是非常的遵纪守法的,我们在网络上去购买商品的时候,其实也是非常的安全的,不用太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个女子,收到,不知名快递,主要就是因为他和商家以及一些人员之间有一些纠纷。
成都多名干部泄露防疫信息被立案,该案件带来了哪些警示?
该案件带来的警示是泄露防疫信息是违反工作纪律条例的,会为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需要大家重视,如果出现此类事情一定会被严惩。
泄露防疫信息的严重后果
近日成都多名干部被立案审查,主要原因还是这几名干部泄露了防疫信息,这是一起性质非常严重的案件,当所有人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的时候,全体的党员干部都在齐心协力与疫情战斗的时候,多名干部却将防疫信息泄露出去,这是违反工作纪律的。
关于泄露防疫信息案件的通报
成都市纪委、成都市监委对于多名干部泄露防疫信息事件进行了相关通报,通报中指出这些违纪干部在参加防控疫情工作调度会议时,擅自用手机拍照,并将会议内容私自发给与会议无关的人员,导致了信息外泄,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这几名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干部进行立案审查。
成都市纪委、监委告诫众人,作为一名干部,尤其是一名党员干部,更加要加强自身的纪律性,抗疫人员必须要以这些案例为鉴,深刻的汲取教训,要清醒的认识到现在疫情的复杂形势,不能有任何松懈的态度,要坚决的扛起主体责任,在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都要严格的要求自己,要严守工作纪律,保守工作秘密,并要牢记宗旨,维护好党员形象。
这次疫情信息泄露案件也告诉众人,响鼓要用重锤敲,想要让大家知道此次事件的严重性,一定要将这些违纪的人员进行严惩,为大家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作为党员干部更加要将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力度,对这种不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等方面的人员,一定要严查重处,并且还要追究领导责任,绝不能姑息。
阿里云用户信息泄露,再揭用户隐私保障痛点
在万物互联、全面上云的时代,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谁来保障?
在2019阿里云峰会上海站,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提出,全面上云的拐点到了,2019年是从传统IT向云计算全面转移的分水岭。近期,阿里云被爆,就在这一年双11,该公司员工将用户信息泄露给了第三方合作伙伴。
对此,阿里云8月23日回应称,根据自查,该事件应为2019年双11前后,阿里云一名电销员工违反公司纪律,利用工作便利私下获取客户联系方式,并透露给分销商员工,从而引发一名客户投诉。
一云服务厂商人员告诉第一 财经 ,此类事件在行业中挺常见,但在大公司并不常见。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接受第一 财经 采访时表示,本案暴露出阿里云内部的数据流程管控可能存在重大问题。首先是权限设置问题,“阿里云是不是对公司的用户注册数据获取有权限设置?涉案的员工级别上是不是可以接触到这些数据?如果其权限本来就能够接触到这些数据,公司是不是对数据的访问有内部的操作记录;如果其无权接触这些数据,那么其利用了公司数据访问怎样的漏洞才能获取这些数据?”
据悉,上述电销员工是阿里众多外包员工的一员,该事件已于去年内部处理。
除了此次爆出的阿里云,互联网行业究竟发生过多少类似的案件?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基本处于“裸奔”状态,大数据知道用户喜好,掌握衣食住行各类数据,各类软件频繁监测用户行为。
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公布的2021年5月投诉情况显示,2021年5月,投诉平台共收到投诉21585件,其中,互联网企业17392件、基础电信企业4193件。在互联网企业投诉中 , 个人信息保护类投诉2560件,占比14.7%。
除了个人,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已开展云业务、进行云转型,但许多企业依旧担心数据丢失或泄露,尤其是当涉及到员工和客户的数据迁移上云时,企业会变得更加敏感。此前就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政企客户对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云服务始终存有疑虑,担心数据问题。
而此次阿里云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也引发其他云计算用户担忧,如果注册信息都能泄漏,那在云平台存放的业务数据还能安全吗?
游云庭表示,一般而言,银行、电信企业,以及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对用户注册信息的权限有非常高的级别设置,普通员工根本无法获取。“如果阿里云本身有这些权限设置,这个员工是利用编造的理由取得这些数据的,那就是其对员工的合规培训没有做好;如果阿里云内部管理比较混乱,本身员工就都可以获取用户注册信息的,那就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等级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一份浙江省通信管理局7月5日对阿里云事件投诉人的答复函显示,经调查核实,2019年11月11日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用户留存的注册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合作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我局已责令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8月23日阿里云回应称:公司严禁员工向第三方泄露用户注册信息,已根据公司制度对该事件进行严肃处理,并遵照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要求积极整改,对人员管理层面上的不足进行强化改进。有阿里员工告诉第一 财经 ,公司已经做了制度和管理上的改进,包括系统权限方面。
如何减少此类事件?游云庭认为,要制定健全的信息保护制度,并且要对员工加强培训,让员工合规处理用户信息。
用户隐私近年也越来越受到重视。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澳电信公司遭黑客攻击,近1千万用户信息或被泄露,将有何影响?
澳大利亚电信公司遭到黑客攻击,近1,000万的用户信息被泄露。影响是这些用户信息都会被贩卖,每个人用户信息都有价值,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不良手段来进行购买。当用户信息被泄露之后,银行账户密码、家庭住址全部都被曝光出来,这对于生在互联网世界的我们来说极其恐怖。这是最大规模的黑客攻击,也让相关部门立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挽回一些损失,那么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电信公司遭黑客攻击
有不少用户发现自己的信息遭到黑客偷取,当地40%的居民遭到偷取,这一做法令人感到不解。不知道黑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000万只是一个大概数据,具体数据不得而知,让不少名当地民众感到恐慌。如果是小范围被攻击,只要找专业人士,就可以抵御攻击,该电信公司没有能力进行阻挡,导致大家的信息被泄露。相信因为此事件,大家对该公司的安保系统也产生了强烈怀疑。
二,将有何影响?
主要有两点影响,第一,用户资料会被贩卖。这些用户的所有个人资料都会被贩卖,还有一些重要密码,比如说银行密码,如果被公布于众,只会引起不法分子注意。第二,显示了运营商的无能。从这点可以看出运营商对待此事件毫无招架之力,平时收取用户大量的钱,到关键时候却不能保证最基本的隐私不会泄露这一问题。通过此事件,可能有很多人都不想再在该公司购买手机号码或是携号转网。
总之,安全防御系统要一直不断的提升才能进行优化,否则遇到此类突发情况就只好被泄露,对于用户个人和电信公司都是极大的损失。
凤凰315银行调查:建行泄露客户隐私 诱导客户信用卡强行扣费
凤凰网 财经 《银行财眼》丨出品
银行向来是老百姓最信任的金融机构,然而回顾2020年银行机构也出现过无数次恶劣事件,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老百姓的信任逐渐瓦解。对此,凤凰网 财经 发起315银行投诉线索征集和调查,全面收集和梳理了消费者过去一年中在银行消费中所遭遇的欺骗、不公经历,一起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共营 健康 的金融环境而努力。
截至发稿,凤凰网 财经 收到了很多关于银行的投诉,涉及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成为国有大行中投诉量较多的银行之一。被投诉问题包括拒绝用户取出存款、建行APP诱导客户使用信用卡取款,借机收费等等。
此外,在凤凰网日前发起的315银行投诉大调查中,中国建设银行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涉及问题有中国建设银行泄露客户隐私、倒卖客户信息牟利、存款丢失、垃圾短信骚扰、服务最差等。
建行APP诱导客户使用信用卡取现,借机收费
凤凰网 财经 收到建设银行用户郑先生投诉称,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梦山路光荣新村西南侧建设银行自助银行 ATM 机使用“龙支付”取款时,曾遭遇被诱导使用信用卡取现,并被借机收费。
郑先生告诉凤凰网 财经 ,他在储蓄卡有效绑定并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建行APP系统默认选定信用卡,并且选择指向非常不明显,无法引起用户注意,输入密码时也无法区分。郑先生认为,建行APP故意诱导用户使用信用卡取现,违背用户主观意愿,并强制收取5元取现费用。
郑先生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还款,在现场、以及用电话联系了线上线下工作人员。投诉者称,在告知实情以及其他银行类似情况的人性化处理方式之后,建设银行工作人员仍然拒绝解决问题,且态度“高高在上,非常不友好”。建设银行对于该用户的反馈是“按规定使用了信用卡就不能再取消了”,并且称使用信用卡APP是有提示的。
郑先生对凤凰网 财经 表示,他并不接受建行的处理及回复办法,随后将该事件投诉到银保监会,并且打算之后注销掉建设成银行的信用卡,不再使用。
建设银行被指有违资金安全保障义务
在凤凰网 财经 发起的315银行调查中,问题2关于“银行泄露客户隐私、丢失存款案例”,投诉量排在选项前两位的皆是中国建设银行。选项“建设银行:倒卖客户信息牟利、信息泄露泛滥,行长、客户经理、外包员工都曾参与”获得7581票,占比22.39%;选项“建设银行:80后女子1000万存款不翼而飞,建行仅赔偿450万及利息”获得6783票,占比20.03%。
经历过一审二审后,法院终审认为,建设银行利雅湾支行有违其在储蓄合同中应负有的资金安全保障义务,法院终审判决,令中国建设银行利雅湾支行向李某赔偿450万元及相应期限内的活期存款利息。
建设银行泄露客户隐私事件频发
同样是调查问题2,关于“银行泄露客户隐私、丢失存款案例”哪些消费者不能容忍,投诉量排在选项前两位的皆是中国建设银行。选项“建设银行:倒卖客户信息牟利、信息泄露泛滥,行长、客户经理、外包员工都曾参与”获得7581票,占比22.39%。
2020年凤凰网 财经 《银行财眼》栏目曾报道过多起与中国建设银行各分支行相关的客户信息倒卖案例。纵观各个案件,犯案人员分布广泛,身份上不仅有中国建设银行时任员工,还有前任员工和中国建设银行外包人员,年龄上,70后、80后皆有涉及,90后也占不少。根据裁判文书网给出的判决理由,皆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侧面反映出中国建设银行各分支行的风控不足,监管不严,反映出中国建设银行对于客户隐私泄露严重。
90后中国建设银行外包员工与建行客户经理伙同犯罪
在该起与中国建设银行相关的客户信息泄露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建设银行永州分行外包人员崔某,利用建设银行永州分行信用卡征信查询客户经理陈某的用户和密码,查询外地个人信用报告3678笔,并以10元/份的价格通过无业公民吕某卖给小额贷款公司,以此非法获利约36780元。
建设银行客户经理与建行业务员非法查询征信、非法获利
2020年另一起与中国建设银行客户信息泄露相关的案件中,建设银行南沙珠江街支行客户经理吴某某,时任建设银行南沙珠江街支行住房与消费信贷部业务员(现任平安银行广州分行信贷客户经理)饶某某,与广州花都稠州村镇银行狮岭营业部客户经理谭某某,三人伙同作案,非法查询并买卖百余条征信信息,非法获利。
经查证,被告人谭某某侵犯公民征信信息325条,被告人吴某某侵犯公民征信信息234条,被告人饶某某侵犯公民征信信息193条。最终,法院判决谭某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吴某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饶某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此外,问题7“银行垃圾短信投诉严重,你收到的哪家银行垃圾短信投诉最多?”建设银行收到4085票, 占比10.65%,位列第二。问题8“过去一年你认为哪家银行服务最差?”,建设银行获得5605票,占比12.98%,同样位居前列。
尽管作为“老四大行”之一,但仅从近年来的相关案例和此次凤凰网 财经 收到的投诉来看,中国建设银行的“建设”之路还路程遥远,长途漫漫。
美国哪个州泄露
您好,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美国哪个州泄露最多的是加利福尼亚州,其次是德克萨斯州,紧随其后的是纽约州,纽约市,宾夕法尼亚州,伊利诺伊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佛罗里达州,马萨诸塞州,堪萨斯州,密歇根州,华盛顿州,俄亥俄州,新泽西州,亚利桑那州,威斯康星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夏威夷州,阿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爱荷华州,佛蒙特州,蒙大拿州。
0条大神的评论